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充分发挥水利在精准扶贫、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中的基础支撑和重要助推作用,确保2020年实现石漠化片区脱贫攻坚目标,近日,水利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水利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顺市石漠化片区水利精准扶贫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安顺市开展石漠化片区水利精准扶贫示范区建设。
《意见》提出,示范区建设要紧密结合石漠化片区水土资源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坚持水利建设、生态治理和扶贫开发“三位一体”工作思路,全面提升贫困人口水利保障条件,大力实施脱贫产业水利配套设施,有效改善石漠化区域水生态环境,大胆创新脱贫攻坚水利投入机制,积极推进贫困地区水利改革,着力强化精准扶贫水利管理,为石漠化片区水利精准扶贫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示范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村村饮水安全、扶贫产业和园区有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效改善,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水利扶贫示范效应明显,到2017年初步形成石漠化片区水利精准扶贫发展模式,到2018年基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2020年全面建立起水利良性发展机制,为石漠化片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意见》明确,示范区水利精准扶贫的重点任务:一是提升贫困人口水利保障条件。力争2017年底前完成示范区列入省级规划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到2020年示范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二是支撑脱贫产业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总结推广路池集雨节灌、光伏提灌和山区现代水利等示范项目,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和现代化改造试点以及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水利配套项目。三是改善石漠化区域水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完善石漠化片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坡耕地治理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石漠化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四是创新脱贫攻坚水利投入机制。发挥市、县两级水利投融资平台作用,探索、总结和运用好PPP等融资模式,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多渠道筹措水利建设资金;积极利用财政政策,鼓励和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护,撬动和放大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对水利扶贫投入。五是推进贫困地区水利改革。鼓励示范区做好基层水利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和经验总结,开展产权、水权和水价综合改革,将水利扶贫资金量化到贫困人口,推广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探索形成的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四自”模式。六是构建水利扶贫大数据平台。力争用2年时间,摸清示范区涉水数据资源状况,进一步做好“因水致贫”“因水受困”情况调查,实现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调度、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水利精准扶贫提供强有力信息支撑。
《意见》强调,示范区建设实行水利部支持指导、贵州省组织协调、安顺市负总责、县(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安顺市政府要尽快完成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大对示范区水利建设投资支持力度,加强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定期报告制度、监督检查机制、联系工作机制,开展阶段性总结评估,及时提炼经验做法,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落实保障措施,有序推动示范区各项工作。